泰山南天門位於山東省泰安市泰山景區內,是泰山標誌性景觀之壹 。
以下是其詳細介紹 :
歷史沿革:南宋景定三年(1262年),張誌純被宣授為東嶽提點監修官,籌劃監修南天門,於元中統五年(1264年)建成。明清多次重修,1949年後也進行過兩次維修保護,現保持清代建築風格。

建築特征:為城門樓式建築,分上下兩層。下層為拱形門洞,條石壘砌,券石起拱,中間有寬3.7米、高3.25米的門洞,門上鑲貼金匾額刻有“南天門”三個字。上層為摩空閣,面闊3間,為黃琉璃瓦卷棚重檐歇山頂。南天門內北面的鐵頂大廳,舊為“三靈侯祠”,後改為關帝廟,關帝廟為五脊硬山頂,東、西配殿為1984年復建。
文化內涵:南天門又被稱做“三天門”,因道家講究“道生壹,壹生二,二生三,三生萬物”,每三重天設壹道門,南天門為第三道門。唐代詩人李白《遊泰山》中“天門壹長嘯,萬裏清風來”等眾多詩詞都對其進行了贊美。

地理位置:位於泰山十八盤的頂端,海拔1460米,坐落在飛龍巖與翔鳳嶺之間的低坳處,雙峰夾峙,佛天門自開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