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說泰山有十分靈氣,七分藏在雲海裏。

登壹次泰山,才懂何為“雲來山失色,雲去山依然”的妙境。鏡頭裏的它,是航拍視角下翻湧的棉絮,是山巔躍動的薄紗,是谷間流淌的霧河——厚時遮峰掩寺,薄時綴樹染林,連陽光都忍不住穿透雲隙,撒下枚枚金斑,或是暈出淡淡虹環,把仙氣往人心裏送。

山是根基,雲是魂魄。紅墻灰瓦的古建藏在雲裏,像被揉碎的棋子散落山間;秋意漫上枝頭,松針凝翠,楓葉染丹,與蒼崖、灰巖撞出斑斕畫卷。偶見石徑蜿蜒,引向雲深不知處,恍惚間,連呼吸都沾了幾分“仙人指路”的詩意。

有人說,泰山的雲是活的。它時而溫柔環抱,將群峰托成蓬萊;時而奔湧如潮,把天地卷作水墨。站在山巔望雲卷雲舒,方知“蕩胸生曾雲”不只是詩,是風動,是雲起,是千年山嶽與自然的對話。

若妳也貪這半日緣,不妨來泰山。不必行至山頂,只立在觀景臺,看雲漫過腳邊,山隱入天際——那壹刻,妳會懂,有些風景,本就是寫給心靈的信。

